• 首 页
  • 中期检查报告书
  • 年度检查报告书
    • 2021年项目检查报告书
    • 2022年项目检查报告书
  • 项目申报材料
    • 申报书
    • 任务书
    • 建设方案
  • 项目建设情况
    • 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
    •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 建设目标实现情况
    • 建设成效
  • 标志性成果
    • 人才培养工作
    •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 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平台建设
    • 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其他
  • 项目过程管理
    • 资金使用证明
    • 项目管理制度
  • 佐证材料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 教材与教法改革
    •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实践教学基地
    • 技术技能平台
    • 社会服务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 目标实现情况
  • 首 页
  • 中期检查报告书
  • 年度检查报告书
    • 2021年项目检查报告书
    • 2022年项目检查报告书
  • 项目申报材料
    • 申报书
    • 任务书
    • 建设方案
  • 项目建设情况
    • 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
    •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 建设目标实现情况
    • 建设成效
  • 标志性成果
    • 人才培养工作
    •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 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平台建设
    • 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其他
  • 项目过程管理
    • 资金使用证明
    • 项目管理制度
  • 佐证材料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 教材与教法改革
    •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实践教学基地
    • 技术技能平台
    • 社会服务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 目标实现情况
【光明日报】固本培基强内涵 教学相长提质量
 

固本培基强内涵 教学相长提质量



光明日报   2021年1月19日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近年来投档分数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报到率稳定在90%左右,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这是学校主动适应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投入为根本建设一流条件,以质量为核心培育一流专业,以创新为驱动打造一流院校的成果。

加大教学投入 建设一流条件

学校自2007年独立设置以来,先后投入1.5亿元建设各类实验实训室372间,形成“专业全覆盖、实践全方位、育人全过程”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土木建筑类专业自主研发建设华南地区规模领先的现代建筑技术省级公共实训中心,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电子信息类专业加入教育部大数据百校工程,建设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类专业校企共建工业互联网实验室,成为GE通用电气华南区示范性师资培训中心;新闻传播类专业与方正集团共建集融媒体策划、内容生产、多端发布、传播监管等功能的新媒体实训基地;财经商贸类专业引进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易居(中国)等共建财经商贸公共实训中心;文化艺术类专业依托名优企业建设集文化创意、项目实战于一体的国家名师工作室和设计创新中心。建成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基地13个。

学校坚持产、教、学、研协同创新,面向产业高端共建雨虹防水、用友智能财务、曙光大数据等5个现代产业学院,对接企业技术服务需求,促进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技成果培育;发挥民办院校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成立现代建筑产教园,教师(师傅)依托园内10个工作室、5家“教学公司”和3个生产性实训室,对接企业需求从事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小革新,助推产教深度融合。

深化教学改革 培育一流专业

学校发挥3个国家骨干和6个省品牌(重点)专业优势,坚持以工为主打造土木建筑类专业品牌、培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的办学定位,2015年起,学校基于办学规模、报到率、就业对口率、就业平均薪酬等KPI关键指标和就业率、毕业率等GPI观测指标建立专业评价模型开展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招生专业从近60个优化为47个,主动撤销专业10余个,使专业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学科建设与办学质量同步发展。

学校创新“产学结合、学训一体、课证融通、德技并修”人才培养模式,按“产学结合”要求将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发展、课程改革精准对接职业能力、教学过程精准对接生产过程、平台建设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社会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攻关,以“精准对接”助力“精准育人”;按“学训一体”要求推行课程教学一体化改革,把企业调研、课程设计、课堂实施、优化改进等课改落到实处;按“课证融合”(1+X)要求,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嵌入相关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教学创新团队;按“德技并修”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开设美育课程、强化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创新强校 打造一流院校

学校以“创A发展”(创新强校A类规划)概括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方向,按照广东省有关标准立规划、建方案、抓落实、促成果,制定并实施了创新强校“1177工程”(2014-2016年)、“2235工程”(2016-2018年)和“五个三”工程(2019-2021年),从制定规划抓立项申报、过程管理抓重点培育、绩效评定抓成果产出、加大激励抓保障投入等方面形成系统工作的闭环。经过近三轮“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学校内涵发展指标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奠定了新时期学校高质量迈向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

追梦者,不以山海为远。面对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要求、产业革命新业态、“创A发展”新阶段,学校将继续发挥体制机制灵活和行业企业办学背景深厚的双重优势,以新时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为指引,努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要求,探索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校企协同发展的大学管理体系、践行有利于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道路,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鄢维峰 唐玉群 潘 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